玖联优配
昨日午间,中国旺旺交出一份增利不增收的业绩答卷,二级市场一时情绪波动,盘中跌幅超 2%,不过随后回升,并以 0.19% 的微弱涨幅收盘。
2024 财年收入微降,主要是公司休闲食品类中的冰品小类、米果类业务中的礼包产品收入,受极端天气与市场影响而双双下滑所致。
对于中国旺旺,外界更关注的,是乳品及饮料业务。期内,这一占据公司半壁江山的业务,收入仅微弱增长,拳头产品旺仔牛奶,仍在苦苦硬撑。
当下食品饮料消费赛道,竞品多、同质化以及品牌迭出,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。旺旺想要再培育出一个百亿级单品已经太难,但寻求 IP 年轻化、聚焦优势品类,中国旺旺仍然在拼。
公司掌门人蔡衍明说,旺仔的眼睛是向上看的,代表随时都要保持向上的目标,随时战战兢兢,挑战目标。
收入微降
中国旺旺 2023 财年(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)收入、业绩实现双增,一时让中小投资者重振信心,认为公司已找到增长的密码。不过,时隔一年,公司再次陷入收入下降的局面。
昨日午间,中国旺旺(00151.HK)披露 2024 财年业绩(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)。期内,实现营业收入约 235.11 亿元、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 43.36 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 -0.3% 和 8.6%。
针对收入微降,公司认为,主要是因休闲食品类业务中的冰品小类、米果类业务中的礼包,受极端天气与市场环境影响,收入分别衰退低双位数和高个位数。
为应对国内休闲食品市场复杂多变,自 2024 财年下半年起,公司通过内部组织改造、按产品分设事业部,强化渠道协同玖联优配,以及统筹海内外运营发展。这些举措落地后效果明显,2024 财年下半年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,已恢复低个位数增长。
其中,乳品及饮料类业务实现中个位数增长,冰品小类表现亮眼,增长超 2 成。另外,新兴渠道比如 OEM 及海外市场持续发力,使得 2024 财年收入同比均呈现双位数增长,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动力。
同时,在大宗原材料、包装材料单位耗用成本下降的背景下,公司盈利水平小幅提升。2024 财年,毛利率达到 47.6%,同比增长 1 个百分点。
公司对整体营业费用控管得力,及融资成本减少等因素影响下,推动公司净利润增长。其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率达 18.4%,同比增长 1.5 个百分点。
昨日午后,公司股价下跌,盘中跌幅最高达 2.10%。不过,股价在收盘前 1 小时回升,收涨 0.19%,成交额 7027 万港元。
在披露财报的同时,公司董事会已建议派付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 2.04 美仙,合约 17.38 亿元人民币。
旺仔牛奶硬撑
在 2024 财年,中国旺旺的乳品及饮料类业务实现收入 121.09 亿元,同比微增 1.28%;米果类、休闲食品,以及其他产品业务,收入分别为 59.04 亿元、53.59 亿元和 1.39 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 1.22%、2.60% 和 8.55%。
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。承载了 80 后、90 后两代人的旺旺品牌,伴随着消费者群体迭代,品牌亟待更新,急需与如今的市场消费主力 Z 世代完成亲密连接。
在旺旺的乳品及饮料类业务中玖联优配,核心大单品是创立 30 多年的旺仔牛奶,更需要和年轻一代打成一片。
近年来,公司通过"民族罐"等形式,试图拉动旺仔牛奶的增长,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。2021 财年,旺仔牛奶年收入达到约 115.86 亿元后便徘徊不前。
2022 财年,旺仔牛奶收入规模双位数下降,跌至百亿内,随着 2023 财年"集罐子"等策略落地,重回百亿收入规模,为约 107.60 亿元。
2024 财年,乳品及饮料类业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约 51.50%。在该业务中,旺仔牛奶收入一般占比 9 成,按此测算,较上个财年仅多卖了约 1.3 亿元,同比增速亦为个位数。
旺仔牛奶的危机,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。早在 2005 年,这类产品被强制要求注明"复原乳"。2015 年行业再度进行规范,以生牛乳、奶粉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被严格执行标识措施,注定旺仔牛奶的商业神话不再。
在近年来常温、低温乳产品攻击之下,旺仔牛奶的市场份额不可避免地被蚕食。数据显示,中国风味牛奶市场规模,已由 2014 年的 1026 亿元降至 2020 年的 604 亿元。
去年,乳制品行业加速渗透下沉市场,三四线城市以及以下市场乳品消费群体占比 53.6%,复原乳产品不再是最优选项,旺仔牛奶不得不咬牙硬撑。
公司在拳头产品以外,也在持续拓展乳品及饮料业务,先后推出咖啡、果汁以及能量饮料等,但无论涉足的哪个领域,都是红海一片。
品牌年轻化
提及旺旺,很多人马上会想起三年六班的李子明。从小学、中学的李子明同学,到现在的李子明老师,跨越几十年的演绎,成为行业里最长的广告片。中国旺旺也将这一经典 IP 演绎地淋漓尽致。
这也意味着,令人记忆深刻的旺旺品牌,如今也成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品牌。如何让品牌重新焕发年轻,是公司掌舵人蔡衍明面前一个棘手的难题。
他在财报中写道:旺仔的眼睛是向上看的,代表我们随时都要保持向上的目标,随时战战兢兢,挑战目标。
上世纪 80 年代,他从父辈手中接掌台湾宜兰食品厂,创立旺旺品牌,并在上世纪 90 年代在大陆设立工厂,以"你旺我旺大家旺"的口号,赢得市场偏爱。
早期的大陆市场,处于食品工业发展初期,旺旺以米果制品、旺仔牛奶以及棒棒冰等新颖产品,吃到了市场红利,跻身行业头部。
当品牌从创立初期走进成熟期,市场里竞速者增多,产品及品牌蜂拥而至,而且营销手段各种内卷,渠道也越来越细分,已是行业巨人的中国旺旺,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。
在如何推动收入增长方面,公司上下其手,新品、新玩法层出不穷。其中,2019 财年就一口气推出新品 100 多个,从米酒、糖果、乳酸菌到果汁等四面出击,钱砸出去了,效果并不理想。
尽管新产品没砸出大的声响,但公司对旺仔 IP 十分钟爱,试图强化旺仔 IP 形象。
2013 年前后,公司创新旺仔形象,丰富了旺仔的表情,还搭配了相关服饰;2015 年,旺仔微信表情包推出,通过社交平台延展形象。
更重要的变化发生在 2017 年,公司将旺仔形象再度升级,打造出活泼、好动、好奇心强的白羊座个性。
之后几年里,通过人格化特征,旺仔 IP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创意产业链。不仅涉足服装等文创周边、开设主题门店,还是冲浪高手。
这一切旨在于触达 Z 世代玖联优配,通过 IP 年轻化、产品趣味化,满足年轻消费偏好和需求,与年轻一代达成互动,努力摆脱品牌老化的诟病。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